欢迎来到猫儿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桂林市毛竹产业化发展规划及战略措施(3)

时间:2011-10-28 19: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廖德宝 点击:
4.3.2竹材加工所占比例太小。据调查我市毛竹加工仅占产量的32.6%,这是我市竹业产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竹材加工业的现行产值计算,竹材加工占产量

4.3.2竹材加工所占比例太小。据调查我市毛竹加工仅占产量的32.6%,这是我市竹业产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竹材加工业的现行产值计算,竹材加工占产量的比率越高,产值增加就越大。浙江安吉竹材加工所占产量的比率几乎是100%,也就是一根原竹,从头到尾,从根到叶均可完全利用,几乎没有浪费。桂林的毛竹是以根为单位收购的,而浙江安吉等地则是以公斤为单位收购的,毛竹的利用率可想而知,因此他们的产品附加值很高。

4.3.3竹笋加工基本是空白。我市现有毛竹林160万亩,如果按福建省建瓯市笋竹两用林每亩产笋一年250公斤的50%计算,我市每年毛竹产笋就可以达200000000公斤,现我市除少部分竹笋在市场销售外,绝大部分没有被加工利用。而浙江临安鲜笋的加工产值就达3.14亿元,安吉县也有4000多万元。福建建瓯市竹笋加工企业就有73家。其中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17家(年产值超1亿元的一家)水煮笋占全国总产量的19%。这也是我市竹产品加工利用与先进发达地区差距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3.4笋竹综合开发利用不够。竹子全身是宝,在安吉县竹叶、竹尾梢、竹笋、竹枝、竹材、竹鞭、甚至竹材加工的边角废料都可以利用,我市的竹产品还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的产品非常有限,大部分仍然在卖原料,竹枝、竹梢、竹叶、竹根、竹箨等副产品基本废弃在山上无人经营,竹资源浪费严重。

4.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投资软环境没有建设好。主要表现在:

4.4.1我市目前虽然把发展毛竹产业当成是发展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来抓,但是制定的优惠政策只注重放在新增毛竹面积上,对低产林改造奖励和补助太少,存在只注重新发展毛竹面积,忽视了现有毛竹低产林改造的现象,现我市毛竹低改只有3元一亩的奖励,而我们了解到建瓯市光低产林改造就补助60元一亩,除此以外还对毛竹喷灌、修林区基耕路等都有不同的补助资金。

4.4.2我市毛竹原竹、竹制成品、半成品运输还存在着办证、手续、关卡检查繁多等现象。有的地方仍然有乡镇对竹业乱收费,竹业税费过重以及育林金相比浙江,福建过高的现象,这些都制约和影响了竹农、加工企业投资者的积极性。

4.4.3我市目前对竹产业招商引资还没有制定一套专门的优惠政策。有的地方发展竹产业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如:有的地方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小农思想以及本位主义存在,本地农民小作坊主由于受小富即安的思想影响,不与时俱进,抱着陈旧的思想,拒绝新鲜事物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许多作坊式的小企业缺乏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及创新理念,数年甚至十多年都一成不变的使用简陋的设备,生产高消耗、低价值的初级产品。当外地高新技术公司进驻的时候,当地这些作坊主们就为了个人利益抱成一团,排斥外来企业公司,从原材料上垄断操纵,让外来企业收不到原材料,达到挤走外来企业的目的,这些都是严重影响我市竹产业招商引资和制约我市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5发展竹产业的资金不足。我市提出“十一五”其间新种毛竹70万亩,低产林改造100万亩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大量的资金为保证,而我市在投入上仅限于市林业局和少部分县林业局,其他部门基本上没有投入,个别领导甚至认为毛竹已经分户承包自主经营,因此不必投入。

4.6对发展毛竹产业的重大意义的宣传还存在不到位和认识不足等问题。市委、市政府虽然非常重视毛竹生产,林业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有的地方发展毛竹生产的决心仍然不大,有的部门甚至对发展毛竹产业怀着反对的态度,一谈到发展毛竹就提出“毛竹是绿色沙漠破坏生态和地力”等等。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因此就存在少数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毛竹产业发展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够得力,很多方面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狠抓落实不够。

5.毛竹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5.1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生态桂林的宏伟目标,我市毛竹产业化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毛竹的生态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增收。指导思想是以扩大面积、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中低产林改造和抓龙头企业为重点,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品牌,市场开拓为突破口,以竹产品开发利用为龙头,以二产带动一产,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面向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弘扬竹文化,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桂林做出新贡献。

5.2发展原则

保护生态合理利用的原则;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节约资源,讲求效益的原则;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原则。

5.3发展目标

目标任务。在5年内,全市毛竹面积增扩70万亩(含扩鞭),完成毛竹低产林改造100万亩。到5年后,全市竹林面积达到250(基中毛竹230万亩)万亩,全市竹产量、产值翻一番以上,即毛竹立竹量达到5亿根,年产毛竹7000万根,竹产加工企业达到600家,全市竹业年总产值达到20亿元,使毛竹为我市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6.规划布局安排

6.1毛竹资源培育。资源培育要抓重点和大的毛竹主产区,重点放在兴安、灵川、临桂、龙胜、资源、恭城县。把毛竹低产林改造和丰产示范林改造放在第一位,5年内新增扩毛竹70万亩,即每年新种毛竹约11万亩左右,扩鞭约3万亩左右(据调查成林的毛竹林通过鞭根诱导,10年面积可以扩鞭新增20%,桂林市毛竹面积160万亩,5年扩鞭新增面积16万亩,每年约3万亩左右)。丰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在兴安的华江和临桂的宛田每年各建设一个连片面积2000亩的丰产高效林示范基地;每个县每年分别建设连片面积800亩的丰产高效示范基地4个;每个乡、镇每年建设400亩的丰产高效的示范基地4个。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