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猫儿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区共管频道 > 两水乡 >

重走桂北红军长征路 共谋资源苗乡新发展

时间:2011-11-04 12:0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舒安亮 点击:
重走桂北红军长征路 共谋资源苗乡新发展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等在两水苗乡开展社会服务行动纪实 8月5日至7日,设立于广西师范大学的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广西文科中心)联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分社,深入到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

重走桂北红军长征路 共谋资源苗乡新发展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等在两水苗乡开展社会服务行动纪实

     8月5日至7日,设立于广西师范大学的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广西文科中心)联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分社,深入到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组织开展主题为“重走桂北红军长征路”的“人文强桂”社会服务行动。活动吸引了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贺州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历史文化、地方经济以及民族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近20人参加,成为当地一件盛事。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不可战胜的世界宣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力量的源泉;也是我们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系所在。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通过追寻中国红色革命的历史印记,感受那段艰难历程,领略和体验红色文化的人文景观、乡土人情,寻找长征精神,磨练毅力,重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桂北红军走过的塘洞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把留下红军足迹的塘洞村打造建设成为红色文化村、民族和谐村和生态文明村的目标出谋划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和谐。”谈到重走桂北红军长征路主题活动的意义时,身为本次活动组织者之一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南宁分社社长李庭华编审如是介绍说。

    中共资源县委党史办主任肖业礼作为活动的特邀嘉宾、向导,全程参与了整个活动。他以自己多年的调研成果和扎实的专业素质,为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全面系统、生动深刻地讲述了1934年12月5日至8日红军翻越老山界后,在今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驻扎4天的历史经过和深远意义。在3天的学习考察活动中,专家学者以文献资料为主,结合口碑等非文本材料,详细考察考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红军指战员借宿的雷公田寺院厢房,红军翻越老山界陈列馆、重读陆定一《老山界》碑、《红军长征过资源碑》、元代以来雷公田寺院碑刻、中革军委指挥部旧址、中革军委宣传局旧址、红军井、红军露营地、陆定一《老山界》初稿撰写楼、红军路、红军无名烈士墓、赵氏宗祠、贞节石桥等历史文化景观。专家们同时参观考察了有300多年历史的月季桂花树、古枫木、低郡棧头瀑布以及山村龙脊梯田的奇异造化——太极田等农业文明的特有景观和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等自然文化景观,并为这些历史和自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塘洞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自然美景,早已引起了区内专家学者的注意。从2006年开始,现任广西文科中心主任、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办公室主任的陈雄章教授,每年都带领硕士研究生到塘洞村开展社会调查、科学研究活动,陈雄章本人先后进驻该村13次。2008年初,中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陈教授带领一个课题组成员,长途跋涉、不畏严寒,第一时间赶到受冰雪灾害严重威胁、影响的塘洞村慰问群众、了解灾情,及时向上级反映相关情况,《广西日报》曾以高校专家学者关注雨雪冰冻灾害下的山村为主题给予报道。随后,该课题组发动广西师范大学师生、中国农业银行灵川支行、桂平木罗运动用品公司等机构向塘洞村捐献了一批电脑、衣物、书籍。塘洞村村民亲切地称他们为“荣誉村民”。据陈教授介绍,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国内不同省区籍的20多位研究生到塘洞进行实证研究与调研,他们中有11位硕士研究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所的张荣杰博士以塘洞村历史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个案,食宿在该村瑶胞唐斌家,前后调研两个多月,写出6万多字的硕士学位论文,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他由衷地把塘洞称为自己“学术生涯的遵义会议”“永远难忘的第二故乡”。这些研究生毕业后,多在广西区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一直惦记着这个曾给予他们成长关怀、感动的桂北山村纯朴的农民朋友,惦记着村里的发展,经常给予那里人民以关爱和问候。这或许也是他们继承和弘扬这片红土地上长征精神的另一种表现,和对未来的一种憧憬期望。他们因工作关系,无法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重走桂北红军长征路”、走进塘洞村的活动,对此深表遗憾,同时由衷表达了对这次活动圆满开展和对红色故土塘洞村人民的美好祝愿,有的还对活动给予物力上的赞助支持。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唐凌教授长期研究外来旱地作物在广西民族地区的传播、发展以及其对民族经济融合的作用。他带领专家学者专程登上该村西寨直阳界,在山连山、谷连谷,溪水潺潺、层层叠翠的梯田中不仅领略了山村梯田的杰作——太极田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而且在田间地头向正在劳动的农民朋友询问、调研该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和西瓜、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和市场建设等问题。问答间,专家学者流露出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特别的关注、关爱,农民朋友流露出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人间田园美景。唐凌教授说,像桂北塘洞村这类高寒山区、土质以沙地为主的农村走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种植的各种反季节农产品,积极引导和拓展“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新空间,是当地政府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很有意义的实事、好事。以前农民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和资金、愁的是销路,现在政府积极协助解决,农民朋友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样的做法值得很好地总结、研究、推广。我们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当坚持走向田野,在田野中才能发现包括农民朋友在内的各阶层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热点民生问题,唯有这样,社会科学的研究才会更加实证,更具有人文情怀与时代气息。长期关注并运用文化力量帮助一个欠发达村庄的发展,体现了地方高校文科研究的价值和使命,运用性成果也需要在“深”字上下功夫。他表示,融红色文化、民族和谐、生态文明等元素于一体的塘洞村将作为他和他的团队科研的一个重要观察点,今后将长期关注该村的发展走向和建设规划,并发现、研究、总结、提炼该村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模式、经验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发展样板和思考。
  在互动交流中,专家学者们向塘洞村赠送了一批珍贵的历史照片及书籍;与农民群众话家常、交朋友、结对子、谋发展,气氛极为热烈融洽。8月5日晚,塘洞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赵业琼在欢迎专家学者莅临塘洞村调研指导的联欢会上,期盼塘洞村与广西文科中心专家学者的这种联谊活动能够制度化地开展下去,常办常新,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持,赋予长征精神和红色文化以新的内涵,他的建议获得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同。联谊会上,当地民歌手赵业武、郑少林、张端华兄弟等和着民间艺人赵兴能的二胡伴奏旋律,与专家学者合作演绎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社会主义好》、《四渡赤水出奇兵》、《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条大河》、《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经典歌曲,农民朋友用当地山歌表达对专家学者们到来的欢迎。歌曲优美、热烈,表达了双方对红色文化的敬仰和对建设美好新村的热切情怀。塘洞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黄修科在临别的时候,特别用当地山歌曲调,即兴创作并高歌一曲,期待“明年此刻再相会!”。该村党支部原书记李鸿才一家、村民赵勋浩、唐斌、郑少林、李小兵等自发来到村头为专家学者送行、合影、依依话别。
  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在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里焕发出蓬勃生机。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在感谢塘洞村民族同胞热情款待的同时,对活动的意义感慨良多。贺州学院艺术系党总支副书记朱其现副教授说:“我院教师通过参加此项活动,不仅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精神,得到党性教育,而且深入乡村了解基层文化,增强了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是深入贯彻我院‘立足贺州,服务广西’办学宗旨的又一次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